更新时间:2025-07-30 14:38:28 | 浏览次数:7433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朱拉隆功大学校长威乐在欢迎致辞中表示,50年来,泰中两国始终本着相互尊重、睦邻友好的原则,建立了跨越国界的深厚友谊。
在会见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时,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表示,希望国泰集团发挥优势,和新疆共同运行好直航航线,不断提升吸引力和可持续性。着眼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拓展双方互利合作,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用好新疆区位优势,积极开拓中亚等区域市场,实现更大发展。
温州6月16日电(周健 蔡玲玲 高惠子)“你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救我,我非常感谢。”近日,在广西南宁,79岁的援越抗美老兵、一等功获得者缪德尧跨越近两千公里,来到92岁高龄的老军医王湖面前。只见他挺直腰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便张开双臂紧紧抱住对方,泣不成声。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为系统呈现广西恐龙研究的深厚积淀,展览全面回顾了自1963年发现恐龙化石以来,六十余年间广西在恐龙发现与研究领域走过的历程。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珍贵历史照片及重要科研成果,清晰梳理了广西恐龙化石从最初发现到持续研究的学术脉络。展览还重点介绍了关键化石点的发掘、代表性恐龙物种的命名与研究,充分展现了广西在恐龙古生物学领域的独特贡献。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代由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的陆上干道。敦煌的历史可上溯至汉武帝时期设立敦煌郡时。敦煌石窟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因其位置、内容、艺术风格相近,统称为敦煌石窟群。其中,莫高窟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遗存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敦煌石窟群的代表之作。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公元366年,此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至宋等朝代的持续营建,形成了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高地。莫高窟拥有735个洞窟,其中有壁画和雕塑的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各类彩色塑像2415尊。敦煌莫高窟艺术融汇了多民族艺术,形成了脉络清晰、自成特色的敦煌佛教艺术体系,是我国对世界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在中国和世界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