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13:26:00 | 浏览次数:1748
5月26日电 时隔五年,全球知名铁人三项赛事IRONMAN70.3重返崇明岛。2025年IRONMAN70.3上海崇明站比赛于25日举行,赛事吸引了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1310名选手参赛。
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立体农业智能机器人……26日,记者走进正在举办的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这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智能农机引得国内外采购商围观点赞。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人文资源的挖掘与传承上,平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佘兰阐释保护路径:当地出台《白马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组建专家委员会与协会,培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跳曹盖”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并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校地合作;同时推动白马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机关等活动培育全民传承氛围。在传播创新层面,平武邀请媒体记者、外国友人、游客等深度体验白马风情,并推出8张音乐专辑、10余部影视作品及50余类文创产品,还与九寨沟县、甘肃文县建立白马文化传承发展联盟等,促进白马文化与旅游资源相融相生。
5月26日电 记者获悉,5月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行。论坛汇聚了政府、学界、产业界嘉宾,共同描绘数字时代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新图景。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我国防沙治沙的前沿阵地和沙漠边缘阻击战的主战场。在风沙活动较强的南部,一些沙丘以每年2米至5米的速度侵蚀绿洲。沙进城退,沙进人退,如何固沙治沙、锁住沙漠是新疆最大的生态课题。面对茫茫沙海,因地制宜成为筑起绿色屏障的关键答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治沙人们通过结合沙漠水资源分布情况,充分做好当地生态资源文章,探索实施了多种防沙治沙模式,利用生物治沙、光伏治沙、工程治沙的复合手段,将荒漠化防治写成了一首芬芳的叙事诗。与沙的角力是漫漫征途,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走出了一条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的防沙治沙之路。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了一条“绿围脖”,这是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的新奇迹。
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立体农业智能机器人……26日,记者走进正在举办的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这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智能农机引得国内外采购商围观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