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15:56:45 | 浏览次数:5918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本质上是打破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以二者的双向互促实现生产力质的跃迁,并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平衡。有人形容,科技创新是“源”,产业创新是“流”,两者深度融合方能汇成新质生产力的江河;也有人比喻,科技创新是“点火器”,产业创新是“推进器”,两者深度融合才能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引擎。这些形象的说法都说明: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就要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发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环节堵点,形成“创新供给、市场反馈”的内在闭环。深度融合的核心,是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对接,其基础是增加高质量创新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途径是完善“中试服务”体系和技术转移体系,健全企业共享科技设施机制,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有效转化。
2020年起,七步场社区党委创新采用“居委会+公司+居民”模式,成立公司,组建股份经济联合社及6个小组经济合作社。2024年,社区核定人口股2120股,实现“人人持股、户户分红”。
在4日的就职讲话中,李在明表示将努力实现大团结,成为包容和服务全体国民的“全民总统”,并承诺将首先恢复民生和经济,建设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社会。在外交政策方面,李在明表示,将推行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从国家利益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其中,东汉王充被视为“浙学开山祖”,是浙学史上第一个构建系统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思想家;吕祖谦、陈亮、叶适为南宋浙学鼎盛时期的主要代表;王阳明、刘宗周引领明代浙学发展;黄宗羲、章学诚创立并发展清代浙东经史学派;章太炎堪称浙学集大成者;马一浮则是富有中华文化自信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三圣之一”。这些思想家既是浙学的代表,又各具独立的思想体系。
制度建设是红色家风传承与发展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通过完善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家风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涵盖红色家风传承、家庭道德建设、社会行为示范等多维度的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激励措施。举办红色家风传承表彰、先进事迹巡讲报告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弘扬先进事迹,增强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红色家风的教育功能。挖掘红色家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不断赋予红色家风新的时代内涵,借助数字技术,通过多媒体联动、多形式表达、多场景呈现,讲好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故事,讲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家风故事,实现宣传引导“全覆盖”。
乌鲁木齐不缺国际和地区航线。2024年,乌鲁木齐机场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其中,国际定期客运航线26条,与高加索地区三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全部通航,通航中亚航点数量为国内十大枢纽机场之首。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江苏省内每个城市都想赢下老大哥南京,这样的足球比赛为何能火出圈?“观赛+”又能给消费带来怎样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