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01:24:30 | 浏览次数:3966
阿里巴巴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郑钦文的球拍、潘展乐的泳镜……这些冠军同款装备已登上淘宝热搜,卖爆天猫。其中郑钦文夺冠同款网球拍高居淘宝热搜第一名。自8月3日郑钦文夺冠至8月5日樊振东夺冠,其间超200万人在天猫搜索了“小球”品类相关商品,其中网球相关装备搜索量同比增长300%,“郑钦文同款”专业网球拍V14,48小时内收到了超4万人的问询,超3000人加购,成交量同比暴涨超2000%,成为天猫网球类目成交TOP1商品。不仅如此,就连郑钦文夺冠现场教练穿的“加油服”也火出圈。
历时约3年半,鸡鸣三省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大桥是全国第八座悬臂浇筑法建设桥梁,桥长286.4米,桥梁主跨为180米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桥梁宽度为11.5米,双向两车道。
老人们的坚持与努力,也渐渐改变了儿女们的看法。随着团队不断成长,她们的名气越来越大,受邀在各种场合表演。2024年3月,社区“益老食堂”开业的舞台上,这些银发长者排练的14个节目精彩上演。民族舞中,老人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服饰,眼神坚定而明亮;摩登舞时,她们换上优雅舞裙,步伐从容,将岁月沉淀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现代舞中,老人们跟着动感节奏活力起舞,大胆尝试新颖动作,展现出对潮流的追逐。
活动现场,中国传媒大学授予园区“校友创新创业基地”称号,未来联合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创从业者及高校人才提供技能培训、项目孵化及成果转化支持。同时,塑三文化创意园与玉树州利民职业培训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非遗传承(北京)实践基地”,双方将围绕非遗技艺传承、手工艺人培训、民族文化产品研发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玉树非遗资源向市场化、品牌化转型。
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中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首届“申活集”文物文创巡回市集14日走进上海杨浦区大学路街区,瑰宝荟萃的文博场馆遇上创新街区,集结了上海代表性文博机构、文创品牌,为市民游客构建“文化消费+技艺传承+科技交互”的城市文化体验空间。
记者看到,跨界文创迸发出蓬勃创新活力。各类文化机构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上海大剧院携东方舞台美学文创与市集浪漫相遇,带来匠心独运的跨界之作——苏绣香囊包挂、中式扇形旅行收纳包等,以现代设计诠释传统雅韵;张园安垲第文创空间联合允上生活推出“园香挂”,跨界融合历史与香道文化。此外,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世界技能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等场馆带来的纪念品、衍生品及特色文创吸引众多民众驻足。
“主题乐园在上海的扎堆,本质上是全球资源配置与上海市场潜力同频共振的结果。”劳帼龄说,上海城市能级与经济基础的双重支撑,“十四五”规划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再加上区位交通与配套服务的全域优势,主题乐园作为文旅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落户上海,也就成为了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