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4 02:06:37 | 浏览次数:5356
在柯尔克孜族谚语中流传着一句话:“伴着你生与死的,是一把库姆孜琴”。对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苏云巴义·吾山那洪而言,这句话正是他生命的写照。
“除了这么多好吃的,还有变脸和舞蹈节目。”居民王江英和邻居唠嗑,“记得16年前第一次办百家宴时,咱们还挤在平房院里,每家端一两个菜凑成一桌。现在条件好了,这成了咱们最期待的活动。”
村东头的徐冰把自家院子改造成民宿,白墙上挂满古琴制作老照片,每间客房都摆着袖珍古琴模型。这名90后大学生返乡后,白天带游客体验古法斫琴,晚上架起手机直播教学。他设计的“七天入门古琴”课程吸引了上海白领组团来学,最忙时得请邻居帮忙打扫客房。“以前觉得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现在咱村比城里还有文化味儿,回来的都不想走了。”他擦拭着爷爷留下的老刨子,眼里闪着光。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阿力克桑德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返程的大巴车上,孩子们自发唱起了流行一时的《苹果香》,相信北京之行的欢笑与美好,都会随着熟悉的旋律,变成他们藏在心底最珍贵的回忆。(完)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
央视网消息: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今年端午,各地文旅消费“玩法”多元。去河湖边感受龙舟竞渡的热闹、在古镇体验民俗技艺、在文博场馆享受艺术之美,多样的民俗活动不仅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成为拉动消费市场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