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1 20:07:15 | 浏览次数:5208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乡村振兴既需要产业的带动,也离不开文化的滋养。近年来,我们通过剪纸文创、研学实践等方式,正把传统文化转化为乡村发展的亮点。这一次当中外孩子们的小手紧紧相牵时,我相信文化交流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塘李小学校长章锡军说。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主任马凌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力量,又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两个结合”进一步打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和根脉,有力回应了时代之问和文化之问。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主任朱清河认为,“两个结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内容、观念的结合,也是最核心的结合。中国国际传播需要从各个领域、从多个层面协同并进,在多主体的交流与互动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垒认为,当前媒介与社会巨大变迁背景下,个人生活走向前台、公共生活发生衰退,中国新闻人面临新的价值追求与重新定位,应坚守专业实践、面向社会实践、适应媒介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肖伟光认为,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普照的光”,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体的“灵魂所在”。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维护和巩固文化的主体性。
华服文化展区,“陆上丝绸之路敦煌文化”的壁画元素与“海上丝绸之路宋元古城”的海洋纹样交相辉映:“沙海”与“大海”的交响,古船穿越“千里江山”从泉州海边来到敦煌荒漠戈壁;现场展示的宋代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呈现,穿越时空与地理空间,交织在敦煌,重现“丝绸之路”服饰交流的历史印记;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吴春光副教授团队带来的“敦煌系列”、“海丝系列”新中式华服,将闽绣结合泉州古城文化,用非遗工艺与新材料科技融合,演绎新中式华服的创新表达,激发当代华服创新。
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光辉发展历程中,一代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接续奋斗,不断突破科学前沿,持续攻克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认为,随着这一政策的施行,将加速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旅游交流及经贸互动。同时,政策也将惠及在澳大利亚生活的逾百万华人华侨,使得他们回国探亲或旅游的过程更为简便顺畅。秦静指出,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与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也期盼在旅游领域激发更强劲的合作动力。
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龙舟队伍带队老师王子(中文名)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舞龙,曾与舞龙队伍一起参加过数次比赛,不止一次拿下舞龙舞狮赛事的冠军。自己对龙舟的兴趣也是由舞龙而来,这次是第二次参加龙舟相关活动。参加此次划龙舟体验的留学生,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是龙舟活动让我们聚集到一起,进行团队协作。”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