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5 11:10:50 | 浏览次数:2450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央广网深圳6月24日消息(记者 常迪 荣冀晴)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该法从公平竞争、投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既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又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履行社会责任。对此,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深圳多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了解他们对该法出台后的看法与期待。
第三,新的台行政机构刚上路,即遇上立法机构改革风暴,尚无亮丽表现。再加上若干“部会”状况不少,屡成媒体议论焦点,如台内务主管部门、经济主管部门、“海委会”等。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参与本次立法的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黄西勤在谈到该法时也表示,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融资支持等方面感受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她认为,针对隐性准入壁垒,法律不仅明确“非禁即入”,还要求地方政府“制定与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时注重听取意见”,从源头减少政策随意性;针对融资难题,法律将“支持多元化融资”写入总则,并授权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细则,为地方创新(如深圳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预留了空间。“最重要的是,法律通过‘法律责任’专章(如第五十九条明确侵害民企名誉权需担责),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有牙齿’的维权武器。”
海淀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淀区将持续推动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大学生实习实践行动计划,强化与研发机构、高校、头部企业等合作,着力构建“实习-就业-创业”贯通式服务体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数据显示,免签对入境游的促进效果显著。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此前表示,自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以来,对入境游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来自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