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1 01:10:04 | 浏览次数:9445
近年来,中国企业也加快了在东盟国家的布局。据路透社5月15日报道,中国在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激增,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新技术领域。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于2024年7月在泰国启用了一座产能为15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宣布,在2023年向印尼镍业投资58亿美元。据《经济日报》4月的一篇报道指出,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近年来对东盟投资快速增长,2023年直接投资流量2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投资存量1756.2亿美元,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7400家,雇用外方员工超72万人。东盟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2023年东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2887家,同比增长35.5%,实际投资金额102.9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6.3%。截至2024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4000亿美元。
记者从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获悉,受未来降雨影响,预计:修河上游支流可能发生警戒左右的洪水,修河中下游,乐安河上游可能发生接近警戒的洪水;昌江涨幅5米左右,信江、乐安河、修河、潦河涨幅3米至3.5米;鄱阳湖及长江九江段涨幅1.1米左右。中小河流中,赣江、昌江、乐安河、修河、湘江部分河流涨幅2米至4米。
曾文莉说,“要发展网球经济和其他体育经济,我们要思考一下,是否已将体育产业充分市场化,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是否已充分释放,对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杠杆作用是否已充分发挥。”她表示,“我们应该为明星运动员的商业活动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1至4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10.4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4%。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022年在殷墟考察时,习近平就表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去年,习近平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