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1 12:24:31 | 浏览次数:0476
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在此前的广交会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鲜明底色,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持续转型升级,中国产品的创新力已经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小到咖啡机、扫地机、布料纤维,大到电动汽车、船舶飞机、工业机器人,全方位尽显“科技范”。
在“追寻光的能量”专题讲座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介绍了太阳能与光伏发电的科学知识,小至人类生活用电,大到卫星航天用电,全方位展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场景,解密未来新能源。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获得者、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周莹分享了太阳能合成燃料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愿景。
生态环境监测是反映美丽中国“颜值”的“镜子”。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谷树茂说,美丽中国美不美、美在哪儿,都需要用监测数据来说话,监测这面“镜子”质量高,才能真实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状况。
此外,传统货物贸易通过价值拆分后,也可以投身服务出口的大潮。“例如我们将总价为1000万美元的设备价值拆分后,形成对某国货物出口额750万美元,服务出口额250万美元。”王军提醒,价值拆分应与产品的研发生产流程、工艺、技术高度相关,企业需重视价值拆分的合理性,以免引起其他合规风险。
我国是工业大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有着巨大潜力。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截至2025年2月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近180万亿元,工业机器人等多种关键设备保有量全球领先。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工业领域对先进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领域。
据悉,今年浙江将组织开展省级产供链对接活动30场以上,省市县三级100场以上,力争服务链主(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超1000家,对接浙江省内采购或融资金额1000亿元以上,推广优质工业产品1000品类,精准服务企业、强化产业链协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完)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