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09 06:56:50 | 浏览次数:6714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当天,安哥拉农业发展战略合作一揽子项目、塞拉利昂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埃塞俄比亚绿豆购销项目、坦桑尼亚“工厂到家”海外仓项目、尼日利亚尼日尔州农产工业加工区SAPZ项目等9个中非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完)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没有拘谨的讲稿,没有程式化的发言。象山县新联会茅洋分会会长、象山里红龙果庄园负责人史英子讲述了她如何将一片荒地打造成生机勃勃的“乐园”。“如果你问我会不会后悔回到乡村?我的答案是:一点也不后悔!”史英子说,“看着红龙果红彤彤地挂在枝上,就感觉特别治愈。”
“这些桥梁打破区域壁垒,推动城市从‘单中心’迈向‘多组团’发展,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拓展空间,激活区域协同发展动能。”王永刚表示。
2024年,当地启动了“毕设助农”行动,旨在通过校地合作模式,将高校设计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设计出更丰富的创新产品。
同期发布的《闽商发展报告(2025)》同样备受瞩目,该书通过聚焦当下闽商发展新态势,为社会各界从多方面了解闽商行业发展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参考。报告显示,闽商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持续发力,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化浪潮中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在党建引领下,闽商企业不断强化社会责任,在光彩事业、乡村振兴等领域贡献显著。此外,新生代闽商快速崛起,凭借创新思维与科技力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闽商群体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