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1 08:08:27 | 浏览次数:4576
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滢表示,在数字化时代,出版社积极突破传统出版边界,开发沉浸式美育课程及线上平台,并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渠道增强传播吸引力。同时,出版社注重内容创新,融合多元艺术形式,打造兼具故事性与趣味性的主题化美育内容,并通过与学校、公共文化机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美育传播渠道,提升青少年参与感与创造力。
这次研究取得的两项重大突破成果,北京时间6月18日夜间分别以“哈尔滨中更新世晚期人类个体的蛋白质组”“距今至少14.6万年的哈尔滨人类头骨牙结石中发现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细胞》(Cell)同步上线发表。
驼铃悠悠,穿过广袤大漠,连接起长安的城阙与撒马尔罕的金顶。张骞凿空的足迹、玄奘负笈的背影、粟特商队卷起的尘烟,仿佛仍在眼前。万里丝路,中国同中亚结下相知相亲、互学互鉴的绵长情谊。万里新程,中国中亚合作乘着时代劲风,从历史走向未来。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更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并推动全球电影文化的发展。创办七年来,“一带一路”电影周始终致力于“引进来”和“走出去”,不仅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更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本次展览共展出61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书画作品113件,涵盖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漫画等多元艺术形式。这些作品主题鲜明、题材丰富,不仅展现了馆员们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个人风格,更体现了馆员们的责任担当与文化自觉。他们以艺术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上海精彩,展现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内涵,为上海城市的文化图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年的BIBF香港馆以“漫步香港:非遗与城市记忆”为主题,设立四大展区,展出逾500件香港出版、印刷及文创产品。主题展区集中展示多项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广彩、港式奶茶、扎作等制作技艺及舞火龙,配合相关香港出版物、印刷品,多元呈现优秀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