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3 15:45:40 | 浏览次数:2244
与柬官方的乐观态度相比,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得较为审慎。这份报告将柬埔寨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值由年初的5.5%下调至4%,并预计2026年将回升至4.5%。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作为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地区之一,广西多年来在筛查、产前诊断及干预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广西模式”。然而,实现防控一体化、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及推动跨区域乃至跨国合作,仍是需要系统性解决的课题。针对这些挑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发了“优桂云”平台,并向中国及东盟国家相关行业医务人员免费开放使用。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我们按气候类型及活动场所或项目,确立了夏季避暑型、冬季避寒型、日光充足型、森林康养型、休闲度假型等11种特色气候康养资源分型。”王秀荣表示,气象部门正在把调查编制的《气候康养资源评价技术规范》转化为行业标准,为各地评估和开发气象康养资源提供指引。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产业园区规划学术专班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承办。自2015年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东南大学已合作举办多届开发区转型与城市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近十年来,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兴平的带领下,产业园区规划研究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产业园区规划学术专班也由此应运而生。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