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08:47:25 | 浏览次数:6745
促进公平,既有法律武器,也有务实行动。就拿招投标来说,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不得有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的行为。”河南推进招投标专项整治,保障民营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活动;广东深圳试点招标“评定分离”改革,将技术评审与定标决策分离,强化招投标透明度与经营主体自主权……各地创新举措,将民营企业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平等地位落到实处。今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的项目民企中标数量占比超80%。
日前,以“理解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在深圳举行。该大会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汉学家齐聚,共商汉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
5月21日以来,中南部地区出现4次降水天气过程。以同心县为例,该县已完成播种80.91万亩,占全年任务的65.8%,其中近13万亩受旱小麦通过应急措施,使土壤湿度已回升至65%以上。
督察发现,黄河部分河道被违法侵占。《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规定,禁止侵占刁口河等黄河备用入海流路;禁止在黄河干支流岸线管控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项目;禁止违法利用、占用河道水域和岸线。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自2020年开始连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各具比较优势,在要素资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合作关系。例如,双方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农产品等传统领域形成深度产业链合作,同时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不断开拓合作空间。双方在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也持续推进,建立了境外经贸合作区、“两国双园”等合作项目。
为充分发挥档案资政作用,浙江组织全省各级档案馆围绕“今、近、人、文”等四个专题,通过系统性的数据整理和专题研究,将尘封的历史档案转化为服务决策的智库产品,为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