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7 11:10:43 | 浏览次数:1704
西安5月18日电 (记者 阿琳娜)2025中外阅读大会暨第四届学术研讨会16日至18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以“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为主题,围绕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浪潮中,全民阅读如何更好地承载与传递文化精髓,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南宁5月18日电(黄令妍)18日,正在广西南宁举办的2025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进行女子团体决赛,浙江队以0.7分的优势战胜广东队夺冠,河南队获得季军。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在2024年3月的一场演讲中表示,在汽修业超百万的人才缺口中,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缺口占了80%。
林诗栋赛后坦言,对手的发球非常有特点,速度快、落点活,打得很开。“在赛场上我做得好的一点是盯得比较紧,节奏的把控和心态的平衡比较好。”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思维重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一种关于全球治理的思维模式革命。一是以辩证思维根本性解决权责统一的问题。2025年4月,在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应该履行国际责任,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国际贸易环境,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不仅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这体现着将治理规则的设立者、治理行动的参与者、治理成果的享有者紧密联系起来。二是以系统思维看待全球治理,适应变化了的世界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系统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理念加强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是以问题导向聚焦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发展、安全、文明的议题,提供以“三大全球倡议”为代表的国际公共产品。强调在应对地区冲突、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紧迫性问题时,多边机构要快速反应,展现人道主义和行动力;在应对新兴技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长期性挑战时,多边机构要未雨绸缪,展现前瞻眼光和引导力。
达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调研中,很多企业负责人坦言,如果说第一次“出海”靠成本优势,那么今后更多要靠技术优势、创新优势。事实上,站在“二次开放”的路口,新一代浙商的全球化之路不仅要高质量“走出去”,还要高质量“引进来”,形成流畅高效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