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7 16:20:18 | 浏览次数:2413
四子王旗的鲜食玉米青翠饱满,察右前旗的高粱穗红艳似火,察右中旗的恒温仓储库则为农产品“锁鲜保值”……金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各旗县田间地头丰收景象如画。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两年,加沙民众苦难深重,停火协议受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欢迎。国际舆论认为,这份协议是一个积极进展,但也是各方出于内外压力和政治考量下的产物,协议具体落实和后续进程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
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16日河南省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中西部局部中雨或大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更是河海人书写祖国大地的永恒笔墨。河海青年用脚步丈量山河、用实干践行承诺。从南水北调的调度中枢到西部山区的饮水工程,从长三角的智慧水务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哪里有水的需求,哪里就有河海青年的身影。他们将论文写在工程现场,让知识不再是纸上的公式;他们将理想融入民生福祉,让奋斗不再是孤勇的前行……河海的学子将个人价值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让“水利报国”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规划,围绕五大科学主题,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并强化行星科学基础研究与国际协同机制。五年间,从数亿公里外火星的星际盲降,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不断书写传奇的背后是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这是“天问一号”的着陆器,它安装着我国自主研发全球唯一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让“天问一号”在火星上实现“最后一脚”稳准刹车。这是嫦娥六号着陆器上的机械臂,多项自主核心技术,让它可以在120度的范围内实施月面采样。
从“被守护者”到“发光者”,胡胜业始终记得学校的教诲:“接受帮助不是软弱,传递温暖才是成长。”2023年入学伊始,他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24年4月成为同年级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2025年4月成为发展对象。他用行动践行誓言:支教中,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实践课,用烧杯与光路为中学生点燃科学火种;在精武镇社区,主持“沂蒙精神”主题宣讲,让红色基因在故事里流淌;天津马拉松赛场上,他化身“赛道守护者”,弯腰捡拾垃圾的身影,是对“助人即完整世界”的最好诠释。“助听器让我捕捉碎片化的声音,而双手传递的温暖,才让我听见生命的完整共鸣。”胡胜业的话,道出了坚韧背后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