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8 11:04:46 | 浏览次数:1894
在助力生产发展方面,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03亿元。围绕粮食保丰,气象助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试点工作。“十四五”以来,冬小麦干热风预警提示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采取“一喷三防”等措施,助力粮食增收83亿斤。围绕能源保供,气象服务能源产-供-储-销全链条,支撑2000多个新能源场站利用风、光资源精准发电调度。围绕交通保畅,气象、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一路三方”预警联动机制,优化提升路段的交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51%。围绕新质生产力保稳,开发巨灾保险、天气衍生品、气候投融资等绿色和普惠的金融气象服务产品,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气象数据要素×”行动,有力支撑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气候变化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意继续保持多边事务沟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共和国版图上举足轻重。对新时代东北振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充满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考察调研,为东北发展把脉定向、领航掌舵;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明确方向、指明路径。
展望未来,在中国记协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仍将持续奋进,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提供更多数量、更加务实的贴心服务。同时,积极号召并引领各地新闻摄影工作者,聚焦国之大者,深入扎根基层,努力探索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表达,以敏锐的视角捕捉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瞬间,用生动的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为推动中国新闻摄影事业蓬勃发展,书写属于我们的荣耀与担当。
刘妮从事文物工作34年,迄今已征集文物上万件:冼星海的音乐指挥棒,用15年迎回延安;周恩来1944年从重庆带回延安的意大利小提琴,耗时10余年回到延安;今年,华侨青年王唯真的抗战手绘本,则是用22年征回延安的珍贵抗战故事……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如今,源自中国的菌草技术帮助全球106个国家妇女实现就业。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助力非洲多国妇女改善生活。“丝路电商”等项目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鲁班工坊”累计培养、培训女学员近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