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9 01:49:10 | 浏览次数:8341
作为瑞梅铁路的“咽喉工程”,巴庄隧道的施工难度颇大。隧道地处剥蚀丘陵区,地质构造如同“千层饼”——围岩等级频繁切换,从坚硬的Ⅱ级围岩到破碎的Ⅴ级围岩无缝衔接,再加上地下水丰富、浅埋段多,施工中既要防塌方、防大变形,又要保障作业安全,堪称“在刀尖上修路”。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部创新布设6个作业面协同推进,将“长隧短打”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历经880余天昼夜奋战,最终比预期节点提前实现贯通,为后续铺轨工作扫清关键障碍。
黑龙江省还支持150余个项目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累计兑现奖励资金超1.5亿元,项目数量和奖励金额均较“十三五”时期翻一番,带动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碳达峰“领跑者”企业。通过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建成黑龙江省首个绿色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压缩空气储能、风光储氢氨醇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完)
爱、芬各界人士积极评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人权事业的全面进步,赞赏中国为全球和平事业、国际发展合作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维和等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认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四大全球倡议对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樟帮传统炮制技艺展、中医药膳文化展、中医诊疗体验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接踵上演,为与会客商、市民带来了丰富的参展体验。其中,中医诊疗体验展以“让中医走进生活”为理念,现场演示针灸、艾灸、推拿、拔罐等传统疗法,市民可亲身感受中医理疗的独特功效;智能中医诊疗服务则通过AI面诊仪、中医体质分析仪等数字化工具,提供智能健康分析,展现“传统中医+现代科技”融合新路径。
本次活动由第二届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商圈巡展、专利文献信息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赋能“渝企出海”交流对接三大特色主题板块构成。
据悉,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自1980年创办以来,已成为中国时频领域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推动创新的核心平台。本届会议的举办,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征程的展望,为中国加快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完)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化“国家队”意识,努力以优秀作品向着艺术“高峰”不断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