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8:58:07 | 浏览次数:209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 毛宇飞:我们发现自2022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了千万。今年预测是1220万人,从供给侧来讲,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一直在增加。从需求端来看,上半年做了一些监测,发现在同比方面是略微有所下降的,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有些传统行业,像以前吸纳高校毕业生比较多的互联网、房地产受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它的需求有待收缩。但是也发现,像一些新质产业的岗位,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有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这种新兴产业,需求还是在增加的。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和夫人华梅参赞,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黄克瀛,以及英国上院议员乌丁女男爵、英社会科学院院士阿尔布劳、剑桥大学教授麦克法兰、英皇家格林尼治博物馆馆长罗杰斯等中外嘉宾100多人出席。活动现场播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主题活动所作的视频致辞。郑泽光、黄克瀛分别在活动上讲话。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 毛宇飞:今年比较热的点是DeepSeek,可以看到像现在很多生成式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包括各个企业现实的场景,开设这种微专业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提升大学生人工智能领域的技能,这些技能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课程会教大学生怎么利用AI生成文本,利用AI去制作视频,利用AI去制作PPT,包括利用它去做代码编写,其实最终的导向是提高了多元化能力,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它需要非常多的负荷性人才,除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具备一些适应数智化时代的数字技能,这个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导向。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围绕发展目标,《意见》部署了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等三方面共14项重点任务,加快突破计量关键技术和装备,建立健全先进的计量校准服务体系,形成高效的计量服务网络,推动计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