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16:24:35 | 浏览次数:3863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一是科技资源集中,创新成果丰富。拥有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优势单位和大科学设施,菌种保藏中心、科学数据中心等科技资源,为微生物的设计改造提供支撑,在产业亟需关键技术方向产出新型底盘菌、生物法制备己二酸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二是临床水平领先,专家团队实力突出。拥有2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家国家医学中心,数量占全国一半,聚集了一批如天坛医院赵继宗、宣武医院赵国光等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人才团队。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多作贡献。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举世瞩目,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作为该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重庆市工商联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表示,将扎根行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强国建设。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