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9 16:24:39 | 浏览次数:2421
当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分别实施互免签证政策。今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也是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撒马尔罕、布哈拉等丝路古城感受中亚风情,“到中国去”也成为不少中亚国家游客的共同选择。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今年3月1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实施,首次将检察公益诉讼明确纳入法律框架。“今年我们部署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徐向春说,下一步将对前期摸排的线索做好科学研判,依法应当立案的抓紧办理。
希腊驻华使节、在华学者、中方相关单位代表、高校学生代表等成为13日首批观众。记者在位于北京奥运博物馆内的展区看到,主题展设有15幅展板,呈现包括奥运圣火火种采集地和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绘有运动纹样的希腊考古文物、首届现代奥运会照片等图片资料。
如今,在无锡阳山,“桃经济”早已超越鲜果本身。首发仪式上,两款全新水蜜桃包装由机器人“走秀”发布、“阳山蜜桃元气种草官达人”矩阵联盟亮相、“桃香漫阳山夏日田园趣”阳山三天两晚夏季文旅路线揭晓、“全程守护甜蜜有我”蜜桃守护先锋行动启动。
昌平区坐拥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通过明文化论坛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文化遗产在保护中活化利用、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2025明文化论坛的举办,是系统梳理阐释明代文明、深入践行“守正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昌平区将以此次论坛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化明文化研究阐释与活化利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加速文博旅融合重点项目落地,深入挖掘明文化资源禀赋,努力打造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高地。(完)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