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0 10:41:38 | 浏览次数:6690
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被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眼睛是全身的“脆皮”器官,工作生活中不注意防护,后果会很严重。骑电动车时不规范佩戴头盔挡风罩、焊接或打球时不戴护目镜,导致飞来的沙子、钉子、羽毛球穿破眼球,引发眼外伤的案例可不少见。眼外伤是引起单眼失明的主要原因。
当历史的长河奔涌至新时代的壮阔篇章,祖国的西北角——甘肃,这片滋养华夏文明初始律动、镌刻丝路传奇的土地,正以雄浑的黄土地为纸,奔腾的黄河水为墨,开启一场跨越山川湖海的精神对话。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助长战事延绵不绝、生灵涂炭,致使和平更加遥遥无期。
《华尔街日报》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增速在5月“轻微放缓”,这是面对美国政府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对于招聘保持谨慎态度的信号。
全国一卷阅读III由四段材料组合而成,四段材料分别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刘向《列女传》、韩婴《韩诗外传》和崔述《考信录》。据《左传》记载,郑定公出访晋国时,郑国子大叔用了“嫠不恤其纬”这一形象的说法来表达自己对于局势的忧虑。崔述《考信录》将“嫠不恤纬”与《列女传》“鲁漆室女”、《韩诗外传》“鲁监门女”这两则故事联系起来,总结出“虚言竟成实事”的演绎过程,进而对“但见汉人之书有之,遂信之而不疑”的现象提出批评。第14题要求考生回答崔述运用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并谈谈自己的认识。试题的第一问,需要考生在读懂文言材料的基础上综合材料,提取信息,归纳观点。第二问又引导考生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着意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顺着崔述的逻辑,考生可以得出“对古书中的记载不宜盲目相信,而需加以辨析”的结论,即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认识的第一点。同时考生也应注意到,“鲁漆室女”“鲁监门女”的故事均是在“借物喻意”,即通过讲述故事阐明某种道理。对于“借物喻意”的故事,应着重理解故事所阐述的道理,不必强求其真实性,这也是一种认识。这一题目指引考生将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全面思考、分析、整合,导向鲜明。
台陆委会5日确认,在福建高校任教的一名台籍教师,因持有大陆定居证已被注销台湾身份。这是赖当局4月祭出恐吓新举以来,岛内民众被废止“台湾身份”的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