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7 20:13:26 | 浏览次数:2886
中国在实现自身脱贫的同时,始终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抗击贫困。2023年5月,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在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这是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近年来,中国多地举办以减贫与发展为主题的研修班,为更多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士打开了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也为各国因地制宜探索本国减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搭建了交流平台。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西安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深化减贫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此次论坛还在陕西杨凌举办分论坛,200多名中外嘉宾对杨凌示范区种业创新节水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围绕“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共谋减贫发展合作”主题展开交流探讨,进一步拓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科技、教育、农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位于秦岭南麓的汉中市城固县被誉为“柑桔之乡”,近日,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导致土壤墒情不断下降,为农作物生长带来严峻考验。面对旱情,城固官方表示,将全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抗旱保生产工作。
大同直飞香港航线开通,旅客无需中转即可跨越2000余公里直达两地,为出行、求学、商务等提供便利。该航线完善了晋港交通网络,促进双方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旅游互通等领域深化对接,为山西与粤港澳大湾区探索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新模式提供支撑。(完)
同一首山歌,地域不同,唱法也不尽相同,其旋律、节奏、调式、衬词由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造就而成。因此,这位白天授课的“山歌先生”,晚上还会进村寻访老歌师,用录音机和笔记本记录下那些即将消逝的旋律和歌词。截至目前,王波已收集200多首散落在民间的土家山歌。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冶金、轻纺、能源等传统产业曾支撑河南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如今,新材料、电子、汽车、装备与食品五大主导产业已经支撑起河南工业经济的新脊梁。
战后国际秩序是国际公平正义的象征。二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超越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分歧,携手并肩反抗侵略的成果,实现了国际公平正义。当下,为谋求自身霸权和私利,部分国家图谋篡改二战胜利成果,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原则,这种行为是对历史教训的漠视,也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挑战。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二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清晰地揭示,只有实现国际公平正义,才能筑牢世界和平的根基。战争虽已远去,但二战的历史教训和伟大精神却不应被遗忘,国际公平正义原则不应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