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7:19:19 | 浏览次数:7399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近日记者跟随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哈尔滨市开展托育服务和生育支持政策主题调研采访。
合肥5月19日电 (记者 赵强)据安徽省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消息,5月19日下午6时30分许,凤阳县鼓楼楼宇(1995年重建)顶部一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这种病传染性强,容易绝收,必须与时间赛跑,赶紧拿样品回学校做生理活性等一系列实验,确定属于哪个生理小种。”李经纬说,尽管确定为毒性最强的那种,好在及时使用专用制剂,挽回了一定损失。
美食区更是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鳇鱼水饺、咕嘟作响的鳇鱼火锅,搭配赫哲族特色的刹生鱼、鱼丸汤,尤其是新晋“顶流”鳇鱼粽子,从馅料到口味全方位创新,构建起全品类鳇鱼美食矩阵,令人大快朵颐、欲罢不能。
博物馆的沉浸化、交互化,重新定义我们对知识获取和文化体验的期待。如今的博物馆,更加注重让文物“开口说话”,注重科技融入以及互动体验。AI技术正在悄然影响着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路径,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迸发新活力。近年来,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新形式,增强“博物馆体验”,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动”起来。借助AI技术,博物馆不再是单向输出文化知识的展厅,而成为激发观众参与感和创造力的乐园,使文物展示传播变成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使单向传播变成互动体验,使参观变成参与。这有效提升了观众体验,并创造了新的价值。还有越来越多“数字人”加盟博物馆,实现个性化场景适配。在河南博物院,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就能“穿越”回唐朝来一场Citywalk(城市漫游);河南博物院引进的首个数字展——《唐宫夜宴》XR(扩展现实)大空间沉浸展,千年前的盛唐风华,被立体式复刻至数字空间。博物馆通过数智赋能,从静态的展示空间转化为动态的文化体验场所,以更加丰富、鲜活的方式,连接过去、现在、未来。博物馆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也让公众更能深入了解文物的内涵和价值。
盐城5月19日电(谷华 顾名筛)黄海潮声与鹤鸣交响,湿地绿意与青春同行。18日晚,由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5丹顶鹤黄海湿地旅游节正式启幕,一场青春力十足的文旅盛会将全方位展现盐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