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8:05:16 | 浏览次数:2606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何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中国游戏在海外已拥有数亿游戏玩家,许多海外玩家热衷于扮演游戏角色、进行二次创作,甚至来中国游览游戏中“见过”的风景,国产游戏已成为海外年轻人喜爱的数字文化体验,是让世界认识当代中国的崭新“文化名片”。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在巴克图口岸文化展示馆,解说员赵倩指着一张乾隆年间的易货贸易图介绍:“从1764年民间驼队往来,到1854年正式通商,这里始终是亚欧大陆重要的贸易走廊。”馆内沙盘清晰呈现“一核、两廊、三区”新布局,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口岸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167.82%,通关时间较往年缩短40%。“现在的司机用手机APP就能完成申报,边民互市‘整进整出’模式让贸易更高效。”赵倩说道。
悠扬的唱腔裹含着高原的清冽,舒展的舞姿流转着千年的故事,从附近乡村赶来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在数支湘巴藏戏队里,有一支少儿队非常打眼,尽管他们的唱腔和舞姿尚显稚嫩,但他们的一招一式已有模有样。
而这种“海洋资源+高附加值加工”的模式,正在促进珲春产业的转型突破。2024年,当地海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0亿元,1.2万人的就业岗位随之产生——曾经的“边贸集散地”,如今已跻身海洋生物技术赛道。
作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诞生于日喀则南木林县的湘巴藏戏,是藏戏四大流派之一,经数代艺人的传承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与曲调,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跟随记者镜头,走进湘巴藏戏的故乡,一起来聆听来自雪域高原的独特戏腔,感受藏族群众对于它们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