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5:44:21 | 浏览次数:3694
“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不是简单的文字释读,而是对中华文明基因的深度解码。”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元明清三代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一统”格局,这一时期形成的蒙藏文文献承载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记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民族古籍文献的发掘、搜集、整理及出版,充分彰显民族古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
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杨程晨)“元明清时期蒙藏文文献所见民族交流史”学术研讨会21日至22日在清华大学举行。30余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系统阐释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事实,深度解码中华文明基因。
除了炙热阳光,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阿瓦提县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蒸发量却在年均2000毫米以上。因此,要成为南疆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还要解决灌溉水源问题,阿瓦提县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天山的冰雪融水,和常见的麦田不一样,这里没有大面积的水浇地,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黑色的条块状滴灌管道遍布其中,有了像网格一样的滴灌设施,每株麦苗才能够实现“精准灌溉”。今年,阿瓦提县的33万亩小麦全部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中国日报天津6月23日电(记者 邹红)2025年6月23日,嘉宾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内的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村交流。
兰州6月22日电 (闫姣 王牧雨 桂旭兵) 22日,“翻开《读者》,同寻两岸文化根脉”活动走进地处甘肃省兰州市的读者杂志社,举行“以文会友·共话两岸情”的交流座谈会。在黄河之畔,来自两岸的读者相聚于此,分享与《读者》的不解之缘,共同诉说这本杂志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志明利用新发现的五通碑刻和民间文献,通过考证明代洮河流域的佛教寺院探讨该地域僧团为促进汉藏文化交流所作贡献;针对清代多语种公文词典,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副教授锡莉指出,作为官方文书用语汇编,相关词典反映晚清多民族语言文化的交融;来自台湾的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孔令伟揭示清代政府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认知西藏并确立治理模式。
屋外,大雨倾盆,吴智超挽起裤脚,一路快走,雨水早已浸湿了他的后背;屋内,81岁的吴老仂骨伤复发疼得直皱眉,一瞧见吴智超,就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