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0 18:37:44 | 浏览次数:6265
宁夏引黄古灌区是全国四大古灌区之一,2017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黄河主干道首个获此殊荣的工程,也是宁夏目前唯一的世界遗产。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农耕奇迹,被编入《中国黄河文化大典》专章,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标志。
平等互利是中阿友好的不竭动力。中国向西开放和阿拉伯国家向东发展双向奔赴,汇聚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洪流。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方将30个阿方项目纳入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同阿拉伯国家实施、探讨45个阿方发展合作援助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22个阿拉伯国家实现“全覆盖”,为阿方培训3400多名各领域专业人才。中阿各领域合作全面发展,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共同走出了创新、开放、绿色、普惠的发展之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八大共同行动”取得重要早期收获,又从创新、金融、能源、经贸、人文五个维度启动构建“五大合作格局”,延续中阿合作全面推进的好势头,带动新时代中阿合作迈上新台阶。
5月18日恰逢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震旦博物馆当日免费开放,还“上新”了新石器时代玉器特展及限定印章、丝网印刷体验等活动,吸引不少民众前来“打卡”。
“我之前有个中国研究生,她向我介绍了中国名曲《茉莉花》,其优美的旋律与‘钦巴龙’十分契合。从此,《茉莉花》成了我课上学生们的‘必练曲’。”叶连娜说。
“这里不仅是宁夏水利的‘百科全书’,更是中国治水智慧的缩影。”中国水利博物馆副馆长俞勇强表示,该中心将成为国际灌溉文明对话的重要场所。(完)
这片玉米示范田采用的是秸秆还田条带耕作,什么是条带耕作?简单来说,就是把秸秆进行归行,一条形成秸秆覆盖带,另一条进行深松浅耕形成没有秸秆的这样条带,在没有秸秆的条带上进行播种,这种方式就叫条带耕作。秸秆覆盖如同天然“保水罩”,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能在降雨时储存水源,为种子萌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效抵御大风对表土的侵蚀。这也是保护性耕作的迭代升级。
“这里不仅是宁夏水利的‘百科全书’,更是中国治水智慧的缩影。”中国水利博物馆副馆长俞勇强表示,该中心将成为国际灌溉文明对话的重要场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