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0 02:02:20 | 浏览次数:8873
上海6月12日电(记者 陈静)“我的痘痘为什么总是消不下去?”“眼睛总是干涩怎么缓解?”“为什么我常常感到心慌?”“为什么我总是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却特别精神?”……6月12日,在上海的东华大学餐厅前的广场上,师生们向走进校园的中医专家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并一一得到了解答。专家们还时不时站起身来,为师生们示范如何按压穴位缓解肩颈疼痛等。
李瀚明表示,乌鲁木齐机场的国际航线虽然多,但不强。比如国际航班量占比较少,国际航班密度不够,国际航线集中在中亚、西亚。香港航线实际上是乌鲁木齐唯一一条向东直飞的国际和地区航线。
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主任赵静表示,空间信息科技具备精准的监测能力、科学的分析手段和高效的决策支持,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手段,诚邀国际同仁加入新成立的“一带一路”空间信息科技创新合作联盟。
漳州6月12日电 (沈毅玲)为期3天的“两岸同行·乡村共兴”高校师生乡村振兴采风活动11日圆满结束。由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及闽南师范大学的两岸师生组成的20余人采风队伍,在福建漳州东山岛以镜头感受闽南人文风貌,记录乡村振兴成果。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走进江岸苏木戍边牧民斯琴毕力格家的院子,墙角那方用塑料薄膜搭建的小型温室格外显眼——几株西红柿秧苗在太阳能灯下舒展着叶片,倔强地生长、开花和结果。这一切,始于科技特派员关慧明与风沙、严寒的持续“较量”。
今年以来,我国出口目的地调整持续,更多转向非美国地区,中美贸易总值有所下降,外贸伙伴格局呈现“新兴市场崛起、传统市场调整”特征。随着区域合作深化,东盟与非洲成外贸增长新引擎,中外合作共赢的“朋友圈”日益壮大,我国外贸市场构建起多元化的支撑体系。相关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五国出口分别增长16.9%、13.7%、35.3%、8.8%,带动整体出口保持稳定扩张。其中东盟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前5个月双边贸易总值3.0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8%。中非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前5个月我国对非洲国家进出口9632.1亿元,增长12.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4%;其中出口额达5995.7亿元,增长20.2%,显示出“中国制造”在非洲市场的接受度正不断提高,特别体现在对电动汽车、工程机械的进口需求激增。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总值达9.24万亿元,增长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