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5 01:10:37 | 浏览次数:8008
作为中国核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南华大学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多措并举打造核医融合创新平台,培养新时代核医学人才。韦悦周介绍,团队将继续深耕两大方向:攻克铅-212规模化制备技术,建设吨级钍基同位素工厂,打造全球最大医用α核素生产基地;推动铅-212及铋-212标记药物等新型核药的研发和临床转化。(完)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目前,尼日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等30多个非洲国家已建设北斗CORS站。目前,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下一步,北斗系统将加速与5G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技术融合,发挥更大效能。
“在动荡年代的战火中守护教育火种、践行教育公平,陈润霖先生的教育家精神,让我真切触摸到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赤子之心。”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楚怡职教文化展览馆,当听到讲解老师讲述陈润霖先生在长沙文夕大火后坚持“教育火种不灭”,辗转外地办学的故事时,新疆学子阿力木·艾山在泛黄的历史照片前驻足良久。他说,先生跨越时空的坚守,让他更加坚定要把专业技术学好。
《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一书通过贝博和达侬两位壮族小朋友的视角,带领读者开启壮族文化探索之旅。从80万年前广西先民的智慧手斧,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石铲,从古老的龙骨水车灌溉技术,到现代依然盛行的糯食文化,从甘蔗种植与制糖技艺,到独特的干栏式民居,绘本全方位展现了壮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自主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围绕“医疗康复机器人、智能制造机器人、极端建造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针对“机器人本体驱动、机器脑决策控制、机器人群体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等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展开深入研究。
2013年,19岁的邱丽芸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从护理“小白”成为护理技师,再到带领团队创建工作室,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她感慨称,“养老护理不仅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心灵与生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