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0 06:17:30 | 浏览次数:9688
水生态治理同样彰显“滤镜”质感。境内“两江八河”360多条溪流全部装上“电子眼”,2024年2个国考断面、6个水功能区断面、3个县域生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白马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Ⅰ类标准。正如当地老人张建国所说:“以前刮风天昏地暗,现在天天透亮,生态治理真有效果!”土壤治理则聚焦粮食安全根基,通过分类管理与修复管控,让这片土地持续保持“健康底色”。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加力,近期中国还公布一批更具微观视角的措施。例如,中办、国办印发的“民生十条”,专门为民众解决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急难愁盼”;6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则着重清理企业账款问题。这些政策从不同层面协同发力,被认为将作用于经济回稳向好。
增长加快!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较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较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我们通过节能减碳节省下来的费用已经覆盖了项目改造的成本。”广东中山一家SHEIN的服装供应商介绍,从合理设置空压机压力降低耗电量和耗气量,到更换功率更低的节能灯和节水喷嘴,SHEIN联合第三方专家免费为其工厂量身定制了节能减碳方案,多数是供应商工厂此前容易忽视的细节。
在省级层面,浙江将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事项纳入基层网格工作范畴,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全面激活“前哨”“探头”作用。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