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8 18:00:37 | 浏览次数:0194
清代不仅出现了火腿粽子,更被赋予吉祥含义。相传,那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赴考场前要吃“笔粽”,粽子形状细长像毛笔,谐音“必中”,祈愿考试顺利,金榜题名。火腿粽在清代尤其盛行于江南富庶之地,用料考究,成为节令佳品。
“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生姜、黄芪、紫苏叶等原料,经过高压蒸制,吃了不易反酸和胃胀。”浙江丽水缙云返乡创业青年吕侃赛家中老一辈曾经营中药房,他将药膳配方加入粽子,今年端午节前后的订单已达40多万个。
西安咸阳机场T5,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站楼面积相当。三座机场中规模最小的兰州中川机场T3,面积也相当于上海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之和。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
活动现场设在铜仁市中南门古城,和历史地标跨鳌亭隔江相望。活动以屈原《天问》开篇,与李白“时空对话”,演王阳明“龙场悟道”,迎徐霞客“笙歌而来”,诵李莲碧“题梵净山”,读林则徐“贵州即目”,青少年与先贤情境交融、文思共鸣。以《芦笙侗歌》、《非遗傩韵》、《诗酒黔风》等表演,生动展现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和非遗魅力。以《赤水长歌》、《家书燃炬》、《凌云剑气》等节目,深情演绎红军将士、革命先烈的初心使命和英雄气概。以《童韵传薪》、《新千字文》、《清香抹茶》等旋律,充分彰显新时代人民安居乐业、青少年奋发有为的昂扬状态和精神风貌。舞台上下激情共诵李大钊《青春》,中华文脉与黔山秀水交相辉映,家国情怀与青春使命熔铸一体。
还有一种粽子,估计一现身,就能让为“咸”“甜”口味争论的网友们握手言和,那就是潮汕“双烹”粽子,其主要特色在馅料,将甜和咸两种馅料包在一个粽子里,口感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