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3 00:25:12 | 浏览次数:1259
与此同时,浙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发展战略。该学院副院长余学功表示:“我们既重视实验室研究,也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致力于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在助力企业“扬帆出海”方面,黄海昆指出,着眼福建外向型经济发展所需,福建组织法学专家加强国际法和国别法研究,制定全国首份涉外贸易纠纷应对指南、全国自贸区首份临时仲裁指南,参与涉外仲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外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以精准化、多元化的法律服务筑起企业“出海”风险防火墙。
当前,广州推进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计划至2026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将超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超2700万标准箱,将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大批重大港口基础设施,通过营造一流的港航营商环境,打造世界一流的港口综合效率,为国际班轮公司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联合会监事长兼独董委员会主席林至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深化港渝合作,推动重庆制造业及科技企业等与香港在专业服务和金融等领域合作,“并船出海”,参与国际竞争。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近年来,中国企业也加快了在东盟国家的布局。据路透社5月15日报道,中国在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激增,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新技术领域。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于2024年7月在泰国启用了一座产能为15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宣布,在2023年向印尼镍业投资58亿美元。据《经济日报》4月的一篇报道指出,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近年来对东盟投资快速增长,2023年直接投资流量2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投资存量1756.2亿美元,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7400家,雇用外方员工超72万人。东盟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2023年东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2887家,同比增长35.5%,实际投资金额102.9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6.3%。截至2024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4000亿美元。
5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指出,资本市场改革效应在不断放大,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品、工具和服务体系持续健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