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0 02:27:51 | 浏览次数:8338
“这是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团队率先攻克了高强度含冰月壤开挖难、真空逃逸水汽收集难、水冰提取效率低等难题。”史平彦介绍,目前,样机可以实现每小时提取10克-50克水冰,功耗仅150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以上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以免办签证入境。
“‘凌小蛰’现在活蹦乱跳,各项身体功能逐步恢复正常。”6月2日,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生态管护员哈雪兵说。3个月前,雪豹幼崽“凌小蛰”身受重伤,被青海省玉树州的生态管护员在巡山时发现,哈雪兵一直关注着相关救治工作。
面对此次粮食安全保障攻坚战,逊克海事处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一是通关效率再提速,开通“7×24小时”通关绿色通道,实行“预约申报+随到随检”模式,最大限度压缩单船通关时间。二是安全监管无死角,对参与运输的6艘船舶开展专项安全检查,整改隐患18项,确保适航性100%达标。三是航道实时监控,通过CCTV、北斗定位系统,全天候监测黑龙江水域通航动态,提前预警3次恶劣天气。
有形的壁垒需要消除,无形的壁垒也亟待打破。当前,多部门正联合开展行动,对存在“违规扩大审批范围、变更或增设审批条件”“准入标准过高、审批流程过长”等情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整治,推动“非禁即入”落地生根。市场壁垒不仅是民营经济壮大的“拦路虎”,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发现一个就要打破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从政府采购中“身份歧视”的“潜规则”,到市场准入方面审而不批、许而不可的变相门槛,种种隐性壁垒的破除也关系民营企业对于公平的感受,事关民营企业家的法治信心、发展信心,事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潜力。
李强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经历技术研发、工程验证和产业化商业化等众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通都会影响落地效果,要聚焦关键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断点。在转化源头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对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的相关评价体系和机制,更加注重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价值,不断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契合度。在转化对接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前沿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在转化应用方面,要用好首台套等政策,推动自主攻关技术和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
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大湾区的外贸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发展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凭借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大湾区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企业的底气,来自政府举措的精准“撑腰”。拿工业机器人为例,位于佛山顺德的一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生产的机器人既有用于搬运货物的,也有用于精细加工和金属焊接领域的。由于每台出口的机器人都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因此每台机器人都需要单独登记对应的成品和材料清单。在过去,企业每天要向海关提交超过200条新的产品备案信息,而且必须等到机器人完全组装打包后,才能确定最终的材料清单,在出口高峰时期,企业的交货效率有待提升。在海关的指导下,现在企业在生产完成前可以提前申报材料清单,同时采用更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海关监管模式,交货速度提高了一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强。根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的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了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