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1 23:44:24 | 浏览次数:6770
气象专家表示,进入谷雨节气,广东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有利于缓和气象干旱和农业蓄水储水,但暴雨风险也较冬春季节明显增大。
香港4月21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连续4日的公众假期(复活节)21日结束。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入境处)21日表示,截至当晚9时,当天有逾95万人次出入境,其中入境人次超过63万。
武夷山的价值,首在生态。从颜值“出圈”到内涵“圈粉”,作为世界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这里的一草一木皆是自然的馈赠,“活”成了诗画。如何让生态保护从口号变成行动?武夷山的答案是科技赋能、全民参与。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平台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实现了对森林覆盖率、水质、生物多样性的实时监测。与此同时,当地创新推出“生态茶园”模式,引导茶农以有机肥替代化肥、以生物防治替代农药,将茶园打造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链,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再是单选题,而是成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密码。2024年,全年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00亿元,武夷山的青山绿水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最后,加强人文交流有助为中日关系发展提供情感共鸣。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在绵延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进步,留下许多流传至今的佳话。西安、洛阳承载了阿倍仲麻吕、空海等不远万里入唐求学的热忱;奈良、京都见证了鉴真、隐元大师历尽艰辛东渡传法的信念。这些跨越时空的人文交流构成了两国共享的文化记忆。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著名的“乒乓球外交”和民间贸易往来已经为官方关系破冰创造了条件。正如历史所反复证明的那样,当中日关系遭遇寒流时,往往是这些深植于民间的友好纽带,维系着两国交往的最后温度,为日后的关系回暖保存了火种。今时今日,中日两国人民通过微博、B站、YouTube、X(原Twitter)等新媒体平台,分享彼此的日常与创意。尽管这些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互动,但实则是维护两国关系韧性的基础力量。在此次“2025微博文化交流之夜”活动期间,“微博日本年度感动新闻故事荣誉”授予了静冈海域中国女性获救事件。这一奖项不仅以真实事件为纽带,展现了危机中的人性光辉,更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引发两国网友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广泛讨论。微小善举被赋予跨越国界的宏大意义,让危机时刻的人性光辉成为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在成为中日民间情感共鸣催化剂的同时,也不断巩固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上虞崧厦拥有1400余家制伞企业,年产雨伞超6亿把,被称为“中国伞城”。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第二期开幕在即,上虞有十多家伞企将组团“掘金”。
海口4月21日电 (杨梲)海南省邮政管理局21日介绍,今年一季度海南快递业务处理量超4亿件,同比增长超17%,邮政快递业实现“开门红”。其中,快递业务收寄量超7600万件,同比增长超10%;快递业务投递量超3.27亿件,同比增长超18%。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