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7 10:56:55 | 浏览次数:9028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兴国说,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应用层面上基本没有太大的技术问题,行业因为有头部企业的紧密合作,做各种各样的推广和产品升级,再加上整个行业的拥抱和消费者的配合,所以中国酒店数字化的效果就特别明显。
2025明文化论坛主要围绕“明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旅融合发展”确定主题和研讨内容,突出学术属性和文化属性,立足昌平区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开幕式将书写一段跨越山河的文化传奇,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将与江苏盱眙明祖陵、安徽凤阳明皇陵、江苏南京明孝陵、湖北钟祥明显陵五地联动,通过活动全程直播穿插直播间访谈形式,奏响文化遗产的共鸣之音。
养老陪伴机器人、AI面诊机器人惊喜亮相,“银发专列”以细致服务做到“叫好又叫座”,陪诊师、老年护理师、适老化改造评估师等新职业不断涌现……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育分会总干事张劲松表示,细分市场领域的创新机遇正不断打开银发经济新窗口。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和独特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四川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长江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合肥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特点,创新推出理论小视频,构建“理响合肥”理论传播矩阵,促进党的创新理论从网下走到网上、从网上走向指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瑶篮瑶绣实践团通过非遗创新与科技融合,建成全国首个瑶绣纹样IP库和AI设计系统,并融合瑶银、扎染等非遗技艺开发658款时尚文创产品;同时发挥多语种优势,联动25所孔子学院传播瑶绣文化。该项目打造“校县镇村”四级共建模式,开展培训74期覆盖1.2万人,推动“非遗进校园”惠及6万余名学生。四年来,项目带动1600多名瑶乡绣娘增收致富,拉动瑶药、文旅等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瑶绣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人才培育三维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