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8 04:42:26 | 浏览次数:736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蓝皮书2024》显示,非遗保护事业得到全社会热切关注和广泛参与。各地积极开展“非遗+互联网”的融合,通过线上直播展演、短视频、电商消费等多种方式,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拉近与民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距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得到进一步彰显。
“选育出良种后又传授良法,才能为非洲国家打造更有韧性的农业体系。”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副院长翁永介绍,企业目前已对肯尼亚、坦桑尼亚等53个非洲国家实施超200期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培训超过7000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才。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南宁6月13日电(黄令妍)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秘书处13日介绍,6月10日至13日,第22届东博会推介路演分别在江苏、上海、浙江举办,多家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企业共商用好东博会平台对接东盟市场。
唐超表示,本届大赛从“劳动最光荣”出发,将着重聚焦场景应用,展示参赛机器人劳动技能,通过应用需求牵引技术创新,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切实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紫竹工坊活动将于6月14日至15日在紫竹院公园问月楼举办,打造“好看、好玩、更好学”的科普乐园,活动参与者有机会破译紫竹院“竹石小景”文化密码,并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竹石契”专属纪念品。
2015年,何世良率领团队为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创作《六国大封相》砖雕影壁。他讲述,这件作品采用近万块青砖,先在地面构图雕刻60多个古装人物和粤剧舞台场景,然后拆解运输至现场拼装。这座砖雕的人物栩栩如生、场景生动活泼,荣获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