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3 22:51:10 | 浏览次数:3147
顾宇辉提到,元代刘家港崛起后,上海港在明清海运体系中持续积淀航运基因,最终在开埠后成功完成向现代轮船港的转型。这种 “以港兴市” 的历史逻辑,再次印证了上海 “海纳百川” 的文化特质。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商埠,辽宁营口辽河老街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矗立在老街上的传统商号建筑,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商贾文化和商品。这里有东北地区最早、保存最完整“百年商埠博物馆”“百年建筑博物馆”称誉,呈现着辽河文化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内涵。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广州6月20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5非遗在校园之“老广新潮,粤美非遗”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非遗文创产品展20日在广州市文化馆开幕。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陈奕平指出,海外侨胞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获益者,侨胞贡献极其重要,也获益匪浅,惟其如此,投资才会产生积极效果。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杨田运用田野调查、大数据技术方法分析台山侨刊乡讯公开的侨捐数额与使用情况,揭示海外侨胞家族对侨乡医疗、文教、基础设施作出的巨大贡献。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余丹丹则以余风采堂为例,考察遍布美洲、东南亚和港澳地区的宗族深度介入侨乡现代化改造,通过银信、侨刊网络塑造共同记忆,维持家乡公序良俗。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温明明指出,近代海外劳工走向世界,既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使者的作用,显然是近代以来文明互鉴的积极先行者,也是侨乡现代性的桥梁与推手。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