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01:35:10 | 浏览次数:7972
在成都,排水防涝移动抽排能力正加快建设;中心城区7600多公里排水管网里,埋设了上千个污水排放监测仪器,对排放能立刻识别、溯源;下穿隧道的积水一旦超过30厘米,“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就会报警,并将交通指示灯调整为禁行。这都是“硬投资”带来的。
展会凸显副中心9年来的建设成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升级,吸引优质企业与人才集聚。自2021年起,副中心新建住宅全面执行绿建二星及以上标准,部分项目更升级至三星级或超低能耗水平,并广泛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从建筑工艺到物业服务全流程践行“好房子”国家标准。通州区房地产业协会现场倡议房企严把质量关,杜绝虚假宣传,同时通过物业岗前培训、业主反馈整改等机制,确保“好房子”配套“好服务”。
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培育特色绿色产业。培育碳专业服务业,全力支持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吸引碳资产开发咨询、第三方审定核证、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等上下游机构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聚集,加快形成碳市场生态圈。培育ESG专业服务业,积极吸引社会机构参与,汇集各类金融资源与产业资本,吸引一批高水平国际化ESG评级机构以及相关服务企业集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ESG服务业集聚区。培育绿色金融业,充分发挥“两区”制度优势,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多元创新,支持做好气候投融资试点,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发行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
同时,广州市各大景区精心策划“龙舟+”假期活动,让更多的游客深度体验龙舟文化。其中,第七届海珠湿地龙船景系列活动举行,龙船景、龙舟赛、龙船饭以及端午市集贯穿假期三天。
漫步丰田村的山野间,目光所及,可见来自各地的观鸟游客步履轻缓,不时取景拍摄。“这里的竹林、白鹇多么和谐,我太喜欢这个意境了!”南京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晓娟说。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汕尾等广东各地纷纷举办龙舟赛。广东以龙舟赛事为纽带,既传承了岭南水乡民俗(如起龙、采青、招景),又注入科技演艺(无人机表演、线上直播)、商圈联动等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