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1 21:16:31 | 浏览次数:4501
我国不断推进免签政策,升级入境服务,优化消费环境,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被“圈粉”。其间,我们也收获了一大批来自外国游客的“买家秀”!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在《深挖非遗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一文中提到,文化资源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可以转化为经济收益。非遗独特的历史性与地域性,使其具有了天然的稀缺属性;体现在文化层面上,这种稀缺性与其承载的历史记忆、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从而延展出市场溢价的巨大潜力。当非遗产品进入市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便成为重要标签,使其与消费者在情感共鸣中实现经济价值的释放。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在为非遗产品或相关服务买单的受访青年中,89.95%受访者表示非遗相关消费值得。受访者愿意为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买单,是因为可以满足情绪价值(77.20%),能体验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70.05%),支持和保护非遗(53.43%),认可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质量(40.58%),学习到非遗相关的知识和技艺(40.19%),认可非遗相关产品设计(37.10%),满足其个性化的消费需求(29.28%)等。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浙江大学“开源课堂”书法课上,杜江晗会专门设置讲解书法历史和知识的环节。尽管还在浙大读书,但他已经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小老师”了。除了传承、传播书法文化,杜江晗还是非遗产品的消费者。练习书法时需要的不同型号的毛笔、纸张、墨水,都在他的消费清单上。大学期间他还学习了篆刻,这项新的非遗爱好,也会涉及各种材料,“比如篆刻需要练习的石头、印泥、盖印的纸张、印床、砂纸等,开销比练习书法会更大一些。”
前5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02万亿元,增长9.1%,占我外贸总值的16.8%。其中,对东盟出口1.9万亿元,增长13.5%;自东盟进口1.12万亿元,增长2.3%。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2.3万亿元,增长2.9%,占12.8%。其中,对欧盟出口1.57万亿元,增长7.7%;自欧盟进口7283.3亿元,下降6.1%。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72万亿元,下降8.1%,占9.6%。其中,对美国出口1.27万亿元,下降8.7%;自美国进口4475.1亿元,下降6.3%。
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与世界不同文明互通互鉴、携手前行,让人类文明之花更绚丽绽放,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更光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