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20:30:40 | 浏览次数:7020
让古城“活下来”,更要“活起来”。近年来,数字化保护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在数字时代得以延续、熠熠生辉。
中新经纬6月4日电 周三,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42%,报3376.20点;深证成指涨0.87%,报10144.58点;创业板指涨1.11%,报2024.93点。
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线上线下准备了37项文化活动、162项陈列展览。汾河景区举办的国家级龙舟赛事,今年新增“龙舟数据可视化”的智能监测系统,观众扫码可实时查看桨频、船速等专业数据,颠覆了传统观赛模式。此外,景区还设置了水上项目展示区和龙舟、水上飞人等体验活动。晋祠天龙山景区推出“晋遇端阳童心飞扬”系列文化活动,在松水亭、真趣亭、流碧榭内推出民乐表演,让游客在赏古建、品历史的同时充分感受韵律之美。
提交材料后,留服中心将根据认证境外核查反馈所需时间的差异,对不同国家/地区(类别)的认证工作时限采取分类管理,一般10-20个工作日可完成。
一张球票激活多城消费。南京推出“跟着赛事游南京”活动,持票游客可在200家景区、餐厅享受优惠;淮安“100元吃货球迷狂欢套餐”、泰州“景区免票+早茶特惠”相继登场。据江苏省体育局统计,赛事已吸引超18万球迷涌入各主场城市。比赛举办以来,上座率堪比职业联赛。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