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01:20:09 | 浏览次数:4750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现在(伊朗)主要依靠射程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董漫远说,“手段相当有限”,难以效仿以色列开展高难度的定点清除行动;伊朗的报复强度,将直接取决于以色列此次袭击对其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
20世纪50年代,郑愁予发表现代诗《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成为经典诗句,广为传诵。该作品亦长期被选入台湾与大陆的中学教材中。
“我国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宏观政策留有后手,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积极应对。”国家统计局这番话为市场吃下 “定心丸”,也道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所在。
第三,新的台行政机构刚上路,即遇上立法机构改革风暴,尚无亮丽表现。再加上若干“部会”状况不少,屡成媒体议论焦点,如台内务主管部门、经济主管部门、“海委会”等。
“一律”背后的清醒和坚定是政令畅通、风清气正的坚实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文山会海少了,迎来送往少了,铺张浪费少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是铁规矩带来的清朗气象。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理直气壮地讲“一律”,摒弃“特权思想”,将党的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监督执纪者在面对各种干扰和压力时,要能够理直气壮地履行职责,绝不能搞下不为例、情有可原的破例,让那些想搞特殊、钻空子的人,时刻感觉到纪律的约束和监督的存在,不敢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