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0 20:41:11 | 浏览次数:3727
据官网介绍,四川绵阳是我国重要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邓稼先、于敏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创新创意赛道征集方向覆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低碳零碳工艺流程再造、生活垃圾及电子废弃物治理、碳足迹管理4类场景,共有40项作品入围决赛。其中,一能充电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为碳足迹创建“分布式数字身份”及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方案,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碳计量溯源、绿证溯源、碳核算、碳足迹管理与碳交易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并联合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落地具有雄安特色的“数字淀乡”项目。
当科技赋能文化表达,中国故事更添魅力,激活无限想象。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现场,弹琴、跳舞、下棋的机器人随处可见,频频成为焦点。日本大阪世博会上,“AI孙悟空”借助讯飞星火大模型实现中、日、英三语互动,化身中国馆的“智慧代言人”。这些科技赋能的创新呈现,搭建起跨越文化藩篱的桥梁,让海外观众得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亲近中国文化,悄然激发跨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成都6月19日电 (陈选斌)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19日消息,该研究所功能植物培育与应用创新团队提出以工业微藻为核心的“星际农业”概念,为应对地球粮食安全危机挑战及深空探测生命保障需求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食品科学期刊《食品前沿》(Food Frontiers)上。
乐山6月19日电 (记者 刘忠俊)6月19日晚,以“和美邻里·乐享逸夏”为主题的2025四川省一刻钟便民生活节在乐山市启幕,四川21个市(州)超150位代表齐聚,共襄盛会。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梁爱珍研究员分享了一代代科学家薪火相传、矢志不渝,面向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黑土区的保护和恢复开展科技攻关、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科研历程,阐释在科研攻关中形成的“扎根大地谱新篇,协力攻坚克难关,笃行创新谋发展,担当奉献保粮安”的“黑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