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7 14:56:00 | 浏览次数:9001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上海市毽球跳绳协会秘书长徐腾在谈及之所以推动在上海举办中国国内首届国际跳绳大师赛时表示,一是中国跳绳运动的竞技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中国运动员在世锦赛上屡获殊荣,具备了创办世界级赛事的人才基础;二是市场有需求,个人跳绳单项赛事较少,需要一个聚焦于跳绳“个人全能”的国际规模赛事,将各个队伍的顶尖选手聚集起来,打造一个交流的平台,激励精英选手实现更强技艺的突破,也为观众呈现高水平的竞技盛宴;三是基于上海正在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背景,以及上海宝山高境镇作为“全球跳绳示范小镇”的坚实基础,为承办此类国际赛事提供了丰厚的办赛土壤。这将是中国跳绳与世界对话的一个重要窗口。(完)
体育层面上,该赛事填补了中国国内个人跳绳顶尖赛事的空白,为全球选手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中国跳绳运动与国际接轨。区域发展层面上,上海宝山区借赛事打造“跳绳”这一响亮名片,通过“赛事+商圈+文旅”模式拉动消费,促进体商文旅融合发展,同时为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贡献力量。
一件皮箱,诉说着一位青年从浙江到延安的跋涉与理想;一幅名为《怒吼吧,中国》的版画,刻录下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革命纪念场馆,与革命文物对话。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化“国家队”意识,努力以优秀作品向着艺术“高峰”不断攀登。
“以前从南湖到上海浦东参加行业论坛,往返需要大半天,现在乘直升机能节省约一半通勤时间,还能避免高速拥堵。”常往来沪嘉两地的企业家李先生说,这条航线不仅高效,更搭建起长三角低空交通互联互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