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02:37:14 | 浏览次数:1637
从故宫、莫高窟等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诗经》《论语》等经典古籍持续畅销,到历史文化街区得以活态保护,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
在拓宽就业公共服务方式的过程中,数字赋能正被日益强化,“人工智能+就业”应用,开拓智能招聘、政策评估等应用场景,给求职毕业生配上智能助教……正在打通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数智就业的服务模式,不仅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了便利,也极大地提高了人岗比配的精度和效率。
记者从甘肃省文旅厅了解到,端午假期首日,甘肃各地举办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体验活动,传统节日氛围浓厚。全省共接待游客485万人次,同比增长5.9%;其中,全省8个5A级旅游景区和敦煌莫高窟共接待游客9.27万人次。
“很高兴看到陶瓷事业有这么多的传承人、继承人,这个事业要不断发展下去。”2023年10月,在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总书记指出“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叮嘱“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黟县团县委书记、数字游民专班办公室主任汪泓介绍说:“第一个100万元是给住宿补贴,第二个100万元是让他们参与城市更新建设和乡村振兴,第三个100万元是支持他们创业,孵化下一步的产业链延伸。”
就连70岁的村民徐文献也闲不住,他在村里的五音广场支起小摊,卖起泡桐木雕的茶杯垫。老人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摩挲着木纹:“哪想到这泡桐木头能刻成花儿卖钱?”他雕的泡桐花杯垫5块钱一个,每逢节假日能卖上200多个。
正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31日也将多彩的非遗项目与传统端午习俗相融合。普通的竹条、丝线变成了承载文化记忆的节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