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2 10:39:20 | 浏览次数:2419
中国在实现自身脱贫的同时,始终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抗击贫困。2023年5月,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在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这是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近年来,中国多地举办以减贫与发展为主题的研修班,为更多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士打开了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也为各国因地制宜探索本国减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搭建了交流平台。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西安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深化减贫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此次论坛还在陕西杨凌举办分论坛,200多名中外嘉宾对杨凌示范区种业创新节水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围绕“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共谋减贫发展合作”主题展开交流探讨,进一步拓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科技、教育、农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总书记称赞这一成果“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并要求“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重庆5月21日电 (梁钦卿 景诗雁)“从2024年10月起,重庆积极构建连通东盟和欧洲的‘东盟快班’,现已实现常态化运行。”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20日受访说,截至2025年4月底,“东盟快班”已累计运输1100多标箱,货值达16.5亿元人民币。
在我国,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超80%,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在创新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接待新老朋友、对入境商品办理清关、布置展位……连日来,罗马尼亚侨商张荣忙碌不停,他受访时称,“本届中东欧博览会还未开幕,就已经感受到展会的热度。期待越来越多中东欧好货进入中国市场。”
中心汉语班学员劳拉带着16岁的儿子尤纳斯到现场学习做菜。她说,通过美食了解中国文化,是一种亲切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课堂激发了她儿子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夜晚。
近年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实现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与农业产能合作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增长点;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成了10个境外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示范11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为当地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