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22 00:34:11 | 浏览次数:9767
济南4月17日电(李明芮)记者4月17日从济南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正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2024年,农业综合产能迈上新台阶,粮食生产连续6年实现“三增”,总产量达到305.7万吨。
“我们正在加快对外开放,主动开放,以更大力度吸引境外游客到中国来。”魏翔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中国营造国际化消费场景的一个创新举措,有利于中国商品通过入境游客实现对外销售,创新对外贸易方式;能够带动城市化建设实现进一步结构提升和质量提升,提高建设一流城市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在促进“双循环”方面的政策创新,将外贸与内贸、外需与内需通过城市空间的优化提升统一起来。“可以预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形成示范效应,促进更多城市的活力释放和对外开放。”魏翔说。(本报记者 彭训文)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