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4 22:11:00 | 浏览次数:1524
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刘文文)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当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京和号”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最近,馆内正在筹备将AR技术应用于古堡展览中。“蔚县打树花最早就是打在城墙上的,技术落地后,游客们挥一挥手,就能化身为打树花的手艺人。”王艳萍介绍,接下来,馆内还将通过数字化技术复原《百工图》等壁画,让文物“活”起来,让游客沉浸其中。
当天,来自北京地区各级医院、功能单位职工、3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约千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北京市医学健康类社团联合党委也参与了健步走活动,并组织专家开展医疗健康咨询。
但干着干着,苦恼随之而来。张伟发现,一方面,平日里所做的大多是填表之类的“杂活碎活”,没有太多能力上的提升;另一方面,借调的日子里,原单位的工作任务只能分给其他同事,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和负担。“有些原单位的工作内容,自己最熟悉,所以有时候还得两头兼顾。”张伟说。
在研学期间,学生们还参观了蕴含殷商文化精髓的鹿台阁,驻足纣王墓遗址聆听王朝兴衰的历史回响。这些文化地标如同一把把钥匙,为国际学生打开了理解中华文明的大门。
如今,在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语境下,“霞客精神”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是探险者的行囊,更是文化传承者、创新者与实干家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