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0 06:09:05 | 浏览次数:7203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
赛程设计方面,分为初评、初赛、复赛、决赛四阶段。7月—8月各赛区初评、初赛分散角逐,9月—12月复赛、决赛集中竞技,各阶段时间规划清晰,晋级规则透明。如产业赛区规划约25个项目、国际区域赛区约15个项目入围初赛,分赛区初赛按前50%比例筛选晋级复赛项目,确保赛事公平、专业、有序开展。
“AI技术赋能游戏出海经验。”三七互娱集团高级副总裁程琳介绍,AI生态产业化后,旗下产品从文案到自动生成分镜,视频还有背景音乐、翻译和配音等内容都可一键式地进行生成。此外,三七互娱还利用AI技术将文物修复体验融入游戏,促进文化创新,推动中国游戏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出海。
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国愿与东盟国家一道,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深化区域地学合作,提升新技术应用水平。他提出加大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地学发展、打造中国—东盟区域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等倡议。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