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1 11:30:53 | 浏览次数:8424
当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盗伐林木,排放重金属污染物,非法开垦天然牧草地等5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青海省检察院发布督促保护古树名木,督促整治环评与验收不符,督促整治黄河干流河道非法采砂,督促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等6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完)
据了解,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由环境、生态、气象、地理、农、林、土壤、地质、海洋、水利、可再生能源11家全国学会,联合生态环境领域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协同创新组织,已连续6年开展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工作,发布科技进展60项。(完)
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16日河南省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中西部局部中雨或大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第二,议程设置失灵。新任领导刚上任,却没有提出让民众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动,欠缺议程设置能力,迄未展现其领导能力,无法主导政治议程,反而任由蓝白“在野”党主导议题引领风潮。
2021年至2023年2月,上海某薄膜公司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11150个危废铁桶(共计200.442吨)交由杨某某处置,后杨某某将其中24.179吨危废铁桶转运出售至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闫某某处。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闫某某在未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情况下,于平湖市新仓镇某农宅内将从杨某某和他人处收购的危废铁桶进行劈割、轧平加工成铁板待出售,对周边土壤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后被现场查获固体废物33.8吨,其中24.179吨来源于杨某某处,9.621吨闫某某无法说明来源。经嘉兴市生态环境局认定均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49类危险废物。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本质上是打破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以二者的双向互促实现生产力质的跃迁,并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平衡。有人形容,科技创新是“源”,产业创新是“流”,两者深度融合方能汇成新质生产力的江河;也有人比喻,科技创新是“点火器”,产业创新是“推进器”,两者深度融合才能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引擎。这些形象的说法都说明: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就要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发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环节堵点,形成“创新供给、市场反馈”的内在闭环。深度融合的核心,是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对接,其基础是增加高质量创新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途径是完善“中试服务”体系和技术转移体系,健全企业共享科技设施机制,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有效转化。
民盟盟员、上海评弹团演员朱琳此次随团赴联合国总部演出。她说:“评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借助评弹让世界听到吴语之美,通过传统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