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1 21:08:56 | 浏览次数:2041
作为获奖作家之一,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席教授包弼德长期致力于中国唐宋元明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研究。2005年至今,代表哈佛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主持建设“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一行人漫步于绿水青山环绕的乡村道路,参观鸾峰桥以及记录下党乡脱贫历程的“难忘下党”主题馆,详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的故事、当地及大陆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
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建交30多年来,双方高层之间交往密切,政治互信持续深化,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合作根植于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发展于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不分大小一视同仁,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协商一致作决策;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不做任何损害彼此核心利益的事;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互为优先伙伴,互予发展机遇,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多赢共生;坚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支持彼此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办好自己的事情,合力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中国—中亚精神”为世代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始终秉持,不断发扬光大。
当地时间17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阿斯塔纳独立宫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发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