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6 07:21:17 | 浏览次数:0744
登上列车,龙舟、粽子造型的拉花与“我的铁路风景”海报相映成趣,歌舞表演精彩纷呈,非遗手作端午荷包、五彩绳和粽子等让旅客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特色节目套(钓)粽子,用圈套粽子,或用鱼竿钓粽子,官兵们各显神通。成功者当场品尝香甜的端午粽,失败者则被战友们善意起哄,节日氛围瞬间拉满!压轴环节“吼破喉咙”化身军营演唱会,官兵轮番献唱热血军歌与流行金曲,嘹亮歌声响彻营区,台下掌声雷动,活动高潮迭起。
庭院经济的涟漪效应正改变着徐场村。村民徐二帅的激光雕刻工坊原本只做古筝琴头雕花,如今专门为研学团队定制桐木书签。“游客喜欢带点小纪念品,这种带琴谱符号的书签,一天能卖上百个。”去年他还添置了3D雕刻机,能根据游客需求刻制专属琴名,还接到过新加坡客商的订单。现在家里年收入从五六万元涨到了20多万元。
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佳节,热度一年高过一年。2025年,观龙舟赛、亲自体验划龙舟,成了大家假期出游的热门选择。
阿合奇县文旅局党组成员、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贾尔肯娜依·阿不都热苏力介绍,大家不仅可以学习到库姆孜的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还可以了解到柯尔克孜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这为库姆孜的未来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胡阳坦言,演出前剧中所有主演和群舞都积极地投入到排练中,几乎每日都要经历“汗水洗礼”,力争呈现舞台上的最佳状态。张翰在剧中挑战高难度“无重力”托举动作,被群舞演员反复抛接,以肢体模拟水流的奔腾与静默。他坦言,“河伯的舞段对体力与默契度要求极高,但危险与美感并存,这正是舞台艺术的魅力。”
中国科学院学部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合作,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成立之初就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学位制度建设,1955和1956年率先招生的第一、二批研究生导师,绝大多数都是学部委员;1982年授予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开启中国自主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多年来,广大院士通过科教融合等方式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身科技事业,为国家发展筑牢人才根基。